长春大学
移动端
立即下载

下载优课UOOC APP

立即下载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登录 注册
Loaded: 0%
Progress: 0%
Mute
Remaining Time -0:00
Duration Time 0:00
Current Time 0:00
授课对象

大学(专科本科)各专业学生。

生命教育

Education for Life

省级精品课

韩山师范学院 / 戴景平( 教授)

开课语种

中文

开课次数

17次

累计选课

51010人

选择周期:
【MOOC学分课】2025年春季学期
加入课程

已关注: 941人 分享:

课程简介

      生命教育是适应时代变化、针对现代教育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和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当代教育的前沿。作为一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它力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结合起来,引领学生真正体会到人的生命是身、心、灵的结合与统一,进而使他们深刻意识到人的生命在于责任和意义的融入,从而超越自我,迈向理想的生命境界,尽其可能地彰显人性的光辉,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享受人生的快乐和生命的幸福。

      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生活阅历、知识底蕴、生命体验、理性思考能力状况等安排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生命”。这部分介绍了生命的相关知识,其落脚点,是强调如何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存在;第二部分“涵养生命”。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了如何消除影响生命成长的消极因素以及如何吸收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积极因素的相关知识、理论、基本原则、合理理念等,其目标是如何丰厚学生的生命底蕴,提高生命质量;第三部分“超越生命”,其主要内容是,如何通过对幸福的追寻、价值的追求以及死亡的存在,来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知识增长和生命成长的关系。所以,作为一门课程,生命教育不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在这个总目标的统辖之下,课程的不同内容有用各自的具体目标:第一,懂得人懂的生命之理,即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第二,履行人的生命责任,即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第三,实现人的生命目标,即努力营造快乐的人生,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

  1. 答疑。对于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有疑问的,进行线上、线下(只限于具备条件的本校学生)的解答。

  2. 讨论。对于同一种理论、价值观念,人们不可能完全认同,这就需要经过交流、沟通,引领学生认同那些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理论和价值观念,借以指导自己生命成长。这是本课程教师教学的主要部分,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只限于具备条件的本校学生)。

  3. 生命体验。借鉴境内外生命体验的经典案例,与学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生与死、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苦与乐等等,使学生加深对生命成长的感悟与理解。

参考教材

戴景平、张玉荣编著《大学生生命教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9


  • 1  绪论
    • 1.1  为什么学习生命教育
    • 1.2  生命教育课程的性质
    • 1.3  测试与延展
    • 1.4  生命教育资料库
    • 1.5  第5节
  • 2  认识生命
    • 2.1  生命概念的解读
    • 2.2  认识人的自然生命
    • 2.3  认识人的精神生命
    • 2.4  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
    • 2.5  尊重与珍爱生命
  • 3  涵养生命
    • 3.1  涵养生命的原则与理念
    • 3.2  面对肌体健康
    • 3.3  面对烦恼
    • 3.4  面对自我人生定位
    • 3.5  面对人际关系
    • 3.6  面对不良诱惑
    • 3.7  面对自然
  • 4  超越生命
    • 4.1  超越的意蕴
    • 4.2  幸福的渴望
    • 4.3  价值的追求
    • 4.4  意义的追寻
    • 4.5  死亡的限制
  • 5  结束语
    • 5.1  结束语
暂无章节

考核方法

本课程授课方式采取闯关模式

线上考试。


线上计分标准

视频 作业 测验 线上期末考试 讨论 签到 合计
20% 15% 10% 40% 10% 5% 100%

* 视频:每单个视频的观看进度大于90%才算完成,否则该视频不计入已完成视频个数;

讨论:发布5分/条,回复5分/条,加精10分/条,置顶10分/条,最高100分,再按权10%折算实际得分;

签到:累计10次得满分,每日只能签到一次(系统自动记录)。

视频和测验类任务点完成数达60.0%才能参加考试

第一周:绪论

第二周:答疑、交流、讨论

第三周、第四周: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五周:答疑、讨论、生命体验

第六周、第七周:第二单元涵养生命的一、涵养生命的原则和理念,二、面对肌体健康,三、面对烦恼

第八周:答疑、讨论、生命体验

第九周、第十周:第二单元的四、面对自我人生定位,五、面对人际关系,六、面对不良诱惑,七、面对自然

第十一周:答疑、讨论、生命体验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三单元超越生命、结束语

第十四周:答疑、讨论、生命体验

第十五周:复习、总体答疑

第十六周:期末考试

 


暂无认证机构
2025年春季学期
开课时间:2025.02.21 - 2025.06.14
建议学分:2.0分
建议学时:32学时
教学模式:闯关模式
教学团队

武星

副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武星,吉林省白城市人,1981年出生。法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和生命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张玉荣

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内蒙古赤峰市人,1963年出生。哲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主要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学和研究。

戴景平

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内蒙古赤峰市人,1962年出生。哲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主要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曲中林

教授

肇庆学院

曲中林,黑龙江人,1965年出生,教育学教授,肇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教师教育研究。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2篇、论点摘编多篇。

肖杏烟

副教授

广州大学

肖杏烟,广东省广州人,1973年出生。硕士、副教授。一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甘培聪

讲师

华南师范大学

甘培聪,广东茂名人,1979年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外国哲学硕士,国外马克思主义方向博士,东南大学伦理学博士后。

魏志罡

副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吉林通化人,1978年生,法学硕士,历史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法和生命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陈伟和

讲师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饶平县人,1965出生。哲学学士,讲师。在韩山师范学院主讲中学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学政治教材分析,并参加大学生生命教肓教学团队。

胡艳玲

副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胡艳玲,河南周口人,1974年出生。硕士、副教授。一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谢开贤

教授

韩山师范学院

谢开贤,男,1972年9月生,湖南怀化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党史与生命教育教学与研究。

王伟洵

讲师

韩山师范学院

法律硕士;高教研究助理研究员;

罗紫薇

助教

韩山师范学院

罗紫薇,助教,广东揭阳人,1991年生,硕士研究生,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及生命教育的教学与研究。